2025/8/4 10:43:40 14
張天桃
蘇州市是全國首批24座建筑業智能建造試點城市之一,近年來,在當地市、區二級政府的政策推動及中億豐集團等試點企業的巨資投入之下,建筑業智能建造水平發展迅猛,特別是智能裝備設備的研發應用及十多款實用機器人的推廣使用方面,已積累了豐富的現場實踐經驗,目前處于全省及全國的領先地位。下面探究一下其運用場景及我公司今后的發展路徑:
觀摩項目是江蘇省首個智能建造產業基地也是蘇州市和相城區智能建造產業園,位于蘇州市相城區渭塘鎮,規劃總建筑面積27萬平米,總投資15億元,共建有“5個產業專區、3個產學研機構、2個孵化中心”,形成智能建造技術、產品及服務的“一園式”整體解決路徑。該項目主要具有以下技術亮點:
1)、輕型造樓機施工技術:由中億豐自主研發,主要由輕量化支承系統、智能液壓提升系統、立面掛架防護系統、多任務協同輔助系統、數字孿生監控系統組成。具有結構輕量化、頂升快速化及作業智能化的特點。所謂結構輕量化:采用輕量化設計,標準化模塊占95%,周轉率95%,每平方米用鋼量0.3t。所有組裝單元最大起重量控制在2t以內,單支點最大承載力達50t,采用常規設備即可完成安拆作業;所謂頂升快速化:通過高精度液壓系統閉環控制,實現毫米級誤差,每層頂升僅需60分鐘左右;所謂作業智能化,采用多級聯動智能控制,實時對頂升支撐系統結構、外掛架、布料機、下掛模板等質量、安全監控,實現作業面與下層周材的空間立體高效安全運轉,釋放塔機運能50%以上。
2)、建筑機器人施工技術:該工程廣泛使用了混凝土地面整平機器人、混凝土地面抹光機器人、實測實量機器人、膩子打磨機器人、涂料施工機器人、物流搬運機器人、無人機智能淋水機器人、ALC板安裝機器人、二次結構泵及智能鋼筋綁扎等其它小型智能電動工具等施工技術。
3)、智能施工升降機及無人駕駛塔吊:結合搬運機器人,運用AI技術實現高度自動化和智能化,可在工人下班后,在無人的夜晚,將第二天需要的材料運送到指定地點,稱為“黑燈工地”或“無人工地”,減少人力成本,保證施工高效、安全。
智能建造技術在中億豐項目快速研發并運用的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因素:一是源于蘇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及政策傾斜:建立市級智能建造平臺,從項目發包、機器人推廣應用、應用機器人定額、試點項目申報、智能裝備研發、關鍵技術攻關等進行全方位扶持,并提出如下具體應用要求:包括輕型造樓機、BIM數字一體化設計、智慧工地、建筑機器人、智能施工電梯、5G無人塔吊等;二是相城區的配套政策及具體落實:建立區級智能建造平臺,具體明確了政府投資項目及社會投資項目應用智能建造技術的范圍及獎勵政策,將智能建造技術列入招標投標條件,對試點項目進行經濟補償,對進入產業園的所有企業及優秀人才均有相應獎勵,對攻關的關鍵核心技術更是給與重獎;三是中億豐集團的高效團隊建設及巨大投入:中億豐集團近年來打造江蘇省中億豐智能建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蘇州智能建造產業學院、中億豐.西交大智能裝備研究院等多個智能建造創新平臺,吸收和培養了一批高級研發人才團隊,研發推廣了12款地面、墻面、巡檢、輔助施工機器人,打造全國首家智能建造機器人4S店,建成長三角地區首條數字孿生智能施工升降機自動化生產線,參與編制了江蘇省、蘇州市建筑業智能建造政策、標準及教材。
對照蘇州市在智能建造方面的舉措,揚州市無疑是后進的一方;建宇怎么破局?是迎頭趕上還是彎道超車?竊以為都不現實,但也不能坐以待斃。所謂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織網,建宇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突破:1、項目為王、盈利第一:公司要利用一切資源多接項目,達到與一級資質相對應的施工產值,保證最基本的營業額與現金流,保證基本管理班子穩定,不斷學習提高與智能建造有關的新技術,同時適時招引各種人才,為新項目進行儲備;2、敢為人先、試點先行:鼓勵勞務經理部和班組通過購買或租賃在合適的公建項目或體量較大有影響的住宅等項目上,在不同施工階段選用實用性強、性價比較高的智能建造技術,并對使用情況及時總結。如:機器人運用(混凝土整平抹光機器人、ALC板安裝機器人、膩子打磨機器人、實測實量機器人等)、全過程全專業BIM技術、智能施工機械(無人升降機、無人塔吊等)、建立項目管理平臺等;3、創新創優、贏得未來:凡滿足條件的項目,盡一切可能在新技術運用、綠色施工、智能建造試點項目等方面有創建成果,最終創成市級以上優質工程,成為社會認可老百姓喜歡的精品工程、好房子,打響建宇品牌、贏得口碑,力爭早日成為省、市級智能建造試點企業,為贏得未來市場打下堅實基礎。